南怀瑾先生曾说:“孝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,是全家的事。就像挑担子,一人挑会压垮,众人分着挑,才能走得远。”老辈人也常讲:“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;姐妹齐力,家宅安宁。”伺候老人这件事,尤其如此。 谁都想好好尽孝,可真到了端茶喂药、擦身翻身的日子,才明白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不是凉薄,是一个人扛着太累。过来人才懂,伺候老人,就得轮着来,这不是推卸责任,是最实在的智慧。这三个原因,听着扎心,却句句在理。
一、一个人扛着,身体早晚会“垮”——《论语》说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”,自己倒下了,谁来管老人? 邻居张大哥的母亲瘫痪在床,他觉得弟弟刚成家不容易,自己咬牙辞了工作独自照顾。结果呢?白天喂饭、按摩,夜里要起三四次接尿,半年下来,他自己查出了高血压,腰也直不起来,最后住院了,母亲还得靠弟媳临时照管。 老话讲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伺候老人是个持久战,拼的不是一时热血,是耐力。一个人连轴转,睡眠不足、饮食不规律,身体就像绷到极致的弦,迟早会断。你倒下了,老人谁来管?这不是孝,是逞能。 《论语》里说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,这“方”也包括让自己好好活着。轮着来,不是偷懒,是让每个人都有喘口气的机会,养足精神再上“战场”。就像接力赛,一棒一棒传,才能跑到终点;一人硬撑,只会半途而废。 二、单靠一人,日子久了“心会寒”——古语说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偏了的担子,挑不久 表姐家姐弟三个,父亲生病后,只有表姐一个人跑前跑后,哥哥说“工作忙”,妹妹说“孩子小”。一开始表姐没怨言,可看着兄妹俩该玩玩、该乐乐,自己却天天守在医院,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,后来跟父亲说话都带着气,老人看在眼里,偷偷抹泪。 人心都是肉长的,不公平的付出,再热的心也会凉。伺候老人不光费体力,更费心力,看着别人轻松自在,自己却困在病房里,换谁都会委屈。老话讲“亲兄弟,明算账”,这里的“账”不是钱,是责任。 《增广贤文》说“一家之计在于和”,轮着来,是把责任摊开,让每个人都知道“这是咱共同的爹/妈”。你搭把手,我出份力,谁也不亏着,谁也不闲着,心里平衡了,才能心甘情愿地尽孝。偏了的担子,没人能挑太久,寒了的心,也暖不回当初的热。 三、轮流照看,老人更能“感受到暖”——俗语说“人多好办事”,多人疼,比一人扛更贴心 小区李爷爷生病后,三个儿女轮着来:大儿子陪他下棋解闷,二女儿擅长做饭,变着花样给他做软食,小儿子懂点医,能跟医生沟通病情。李爷爷总说:“看见你们一个个来,我就有劲儿好起来。”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,顾了吃喝,可能顾不上陪聊;想着治病,可能忘了老人的小情绪。轮着来,每个人发挥所长,老人能得到更周全的照顾,也能感受到“儿女都惦记着我”的踏实。 古语说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,对老人来说,这“火焰”就是儿女们的牵挂。你端杯水,他说句话,轮流带来的热闹和关怀,比一个人默默付出更能暖透老人的心。毕竟,老人怕的不是病,是孤单;盼的不是一个人扛,是全家都在。 说到底,伺候老人轮着来,不是不孝,是大孝。 是不让一人累垮,是不让人心失衡,是让老人被更多人疼着。就像老辈人说的“树高千丈,落叶归根”,根是一家人,照顾老人,就该一家人抱团,一棒一棒接着,一步一步陪着,这才是对老人最好的孝,也是对家庭最好的护。
发布于:山东省富深所配资-a股如何杠杆-炒股配资公司-配资炒股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