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往下刷,三分钟看懂一场没有炮声的远海猎杀。
镜头里,一架无人机慢悠悠飞在万米高空,像老大爷遛弯,可它耳机里全是“嘀嘀”的雷达脉冲。
下一秒,地面指挥员一句“转入实战”,整个训练场瞬间安静,只剩心跳。
卫星刚给了一个大概框子,说这片海有东西,但卫星老哥下班了,接下来轮到无人机。
无侦10先上,它耳朵灵,专听无线电。
海面那艘船想装死,关了雷达、停了通信,可0.1秒的一丝电磁泄露,就被无侦10抓到。
它把范围缩到几十公里,任务交棒。
无侦7出场,机身一抖,两万米直插云霄。
F15J够不着,F18更没戏,只能抬头看。
它用合成孔径雷达穿云,再用高清相机透过云缝拍了一张“证件照”。
人工智能三秒比对,确认是敌方航母战斗群,误差不到一个车位。
坐标回传,岸基发射车咔哒一声,东风10A点火。
一千多公里外,导弹贴着浪尖飞,全程无人机给它指路,直到命中。
整个过程,不到三十分钟,这就是公开报道里第一次完整露面的“航母杀伤链”。
有人问,无侦8去哪了?
那家伙飞得太快,适合给弹道导弹当眼睛,真到打仗,万一前面两位兄弟被打掉,它三马赫冲过去补位,确保最后一击不掉链子。
再说说装备八卦。
无侦10看着像个大号翼龙,其实一身隐形行头,正面雷达反射面积不到0.1平米,比一只海鸥还小。
它能在四百公里外听见敌人打电话,两百公里外把敌方雷达摁成雪花屏,还能挂电子干扰吊舱,活脱脱一架电子战小霸王。
无侦7更夸张,连接翼设计全球独一份,像把梯子横着飞。
长航时七千公里,能在天上晃一整天,挂两个卫星锅,实时把高清照片发回指挥部,连海鸟翅膀上的标签都能看清。
东风10A反舰版本,射程没有官宣,但参考对地型一千五到两千五百公里,打个对折也轻松破千,末端还能机动变轨,航母想拦,得先算对方向。
这次演练真正厉害的地方,是把卫星、无人机、导弹、人工智能拧成一股绳。
过去我们讲体系作战,更多是口号,现在央视把流程拍出来,等于告诉大家:绳子已经编好,而且打过结。
当然,也有人担心,这么复杂的链,会不会一环掉链子?
演习里故意让卫星提前下班,让目标无线电静默,就是模拟最极端的状况。
结果无人机自己把窟窿补上,说明备份的备份还有备份。
个人看法,这套东西最大的价值不是打航母,而是让对手知道,靠近中国大陆两千公里,随时可能被点名。
战略威慑从来不是看谁炮管子粗,而是让对手算不清你什么时候出手。
看完别急着走,留言区说说,如果你是舰长,发现天上同时出现无侦7和无侦10,第一反应会是什么?
点个关注,下期聊聊福建舰的弹射“盲盒”。
本文所有观点、数据、案例均基于公开信息整合分析!
富深所配资-a股如何杠杆-炒股配资公司-配资炒股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